高校学生安全教育——人际关系篇
1、大学生中有哪些常见矛盾?
人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的,有矛盾就有可能产生磨擦和纠纷。一般而言,大学生中纠纷常有,它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。从不同角度可作出不同的分类。
(1)从引起纠纷的直接原因可分为:恋爱纠纷、学籍管理纠纷、生活管理纠纷、财务纠纷、公共活动纠纷;
(2)从参与纠纷的人数或规模可分为:个人纠纷、群体纠纷、个人与群体纠纷、群体与群体纠纷;
(3)从纠纷发生的场所可分为:校内纠纷、校际纠纷、内部与外部纠纷;
(4)从纠纷的性质可分为:治安纠纷、民事纠纷、行政纠纷。
在特殊情况下,学生间也可能发生经济纠纷。
2、常见纠纷表现形式有哪些?
学生中常见纠纷一般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:一是争吵斗嘴,互相攻击、谩骂;二是打架斗殴,争吵不断升级,发展成为你推我拉最后大打出手。这两种形式,联系紧密,以争吵开始,往往造成伤害事故告终。
学生因琐事争执而引发治安纠纷,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治安秩序,而且也影响学校内部的政治稳定。对治安纠纷的处理,一般进行调解处理,也可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加以处理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。
3、学生纠纷有哪些危害?
(1)损害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;
(2)影响学校内部治安稳定;
(3)酿成刑事、治安案件,葬送自己前程。
4、怎样防止纠纷发生?
当您预感到可能发生纠纷的时候,希望您尽力做到:
(1)冷静克制、切莫莽撞。无论争执由哪一方引起,都要保持冷静,决不能情绪激动,这就要求我们讲大度,虚怀若谷。只有“大着肚皮容物”,才能“立定脚跟做人”。
(2)诚实谦虚,与人为善。在与同学或他人相处中,诚实谦虚是加强团结,增进友谊的基础,也是消除纠纷的灵丹妙药。有了诚实谦虚的精神,在发生纠纷的时候,就能听取他人的意见,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,宽容他人过失,才能处理好相互间的争执。
(3)尊重对方,注意语言美。学生中的纠纷多数由口角引起,而口角的发生都是恶语伤人的必然结果。俗话说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”。要做到语言美,一是说话要和气,以理服人,不强词夺理,更不能恶语伤人;二是说话要文雅,不说粗话和脏话;三是说话要谦虚,尊重对方,相互谅解,求同存异。
5、哪些场所容易发生纠纷?
(1)学生公寓、食堂等生活场所;
(2)教室、图书馆等学习场所;
(3)足球场、篮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;
(4)棋牌室、歌厅等文化娱乐场所。
6、发生纠纷的原因主要有哪些?
(1)不拘小节容易发生纠纷;
(2)开玩笑过火容易发生纠纷;
(3)猜疑容易发生纠纷;
(4)骂人容易发生纠纷;
(5)嫉妒他人容易发生纠纷。
7、遇上打架怎么办?
如果您遇上别人打架,请别火上加油,防止扩大事态,并且希望您做到:
(1)不围观、不起哄;
(2)尽力劝架,但应当问明情况,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做双方工作;若一方是您的同学或熟人,在劝架时也应主持公道,不可偏袒。
(3)若劝架无效,应迅速报告学校保卫部门,以防事态扩大。
(4)如果是群体性斗殴或者手持棍、棒、刀等工具涉及人身安全时,应迅速拨打“110”报警。
8、勤工俭学、就业时如何防止受骗?
(1)尽可能通过学校有关部门或人才市场、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的双向选择,这是主渠道,不要轻率自找门路。
(2)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供的优惠条件,遇有疑问可多方了解,如通过学校组织、亲友了解,有条件的也可亲自登门实地考察了解。
(3)在签订合同前,绝对不要支付所谓的中介费、培训费、保证金等钱款。
(4)一旦遇到麻烦,立即向学校学生管理部门、保卫部门、地方公安机关反映,并注意保留证据,提供有关线索,协助调查。
9、如何防止社交型性侵犯?
(1)不要轻易相信新结识的朋友,更不能单独跟随新认识的人去陌生的地方。
(2)控制住感情,不要在正常的社会娇娃功能中表现出轻浮举止。
(3)不要过量饮酒,不要接受贵重馈赠物品。
(4)控制约会的环境,对方有过分举动要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。
(5)一旦发生次类案件,不要只限于内疚和自责,应该保存证据勇于揭发,依法打击犯罪,避免悲剧重演。
10、如何防止受到“网络”侵害?
(1)不要随意访问一些不知名的、或者是非法的网络,更不要随意下载这些网站的信息,以防泄露您的私人资料为他人利用。
(2)警惕“热情网友”的盛情邀请,尽量回绝,以免上当。特别不能与异性网友单独见面。
(3)增强自控和识别能力,上网要适可而止,不要过分迷恋,对各种信息要认清本质,不要随波逐流。